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5-09-30 来自: 镇平县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 浏览次数:165
镇平县工艺美术中等专业学校
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5年6月修订
目录
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
专业代码:660206
初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年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装备制造大类(66)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机电设备类(6602) |
对应行业(代码) | 通用设备制造业(34)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电梯安装维修工(6-29-03-03)、 电梯装配调试工(6-20-04-00)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 电梯机械与电气部件装配、调试,电梯的安装、维修、改造,电梯的保养,电梯的运行管理 |
职业类证书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电梯维修保养 |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通用设备制造行业的电梯安装维修工、电梯装配调试工等职业,能够从事电梯机械与电气部件装配、调试,电梯的安装、维修、保养、改造,以及电梯的运行管理等工作的技能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筑牢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类通用技术技能基础,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掌握机械识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钳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6、具有识读中等难度装配图的能力;
7、具有识读中等难度电气原理图的能力;
8、掌握电梯、自动扶梯常规安装的基础知识,具有按照指导书进行设备部件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9、掌握电梯、自动扶梯维护和保养的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规范完成各项电梯、自动扶梯维护和保养的能力;
10、掌握电梯安装工程中的常规测量的基本知识,具有进行电梯、自动扶梯核心设备检 测的能力;
11、掌握电梯常规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理论知识,具有进行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12、能对电梯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具有电梯事故应急初步处理的能力;
13、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
14、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16、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17、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1 | 语文 | 该课程包含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内容,涉及古今文阅读、应用文写作等。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语言技能,能读写实用文体、清晰表达,提升文化素养与职业所需的语文应用能力。 |
2 | 数学 | 该课程涵盖函数、几何、统计等基础内容,侧重与专业相关的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运算与公式,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与定量分析能力,服务专业学习。 |
3 | 英语 | 该课程涵盖基础词汇与语法,培养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及交际能力,实现日常英语听、说、读、写应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铺垫专门用途英语学习。 |
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本课程着眼于新视角、新形式、新内容、新方法,从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以数字式重点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
5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该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
6 | 哲学与人生 | 该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人生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
7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该课程紧扣教材德育功能,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与法治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法治意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教学提升学生将职业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于职业场景和实际生活的能力。 |
8 | 历史 | 该课程涵盖中外重要历史事件、文明发展脉络,侧重艺术史与职业相关历史。要求学生了解历史进程,理解不同时期文化艺术特征,培养历史思维与文化传承意识,服务专业素养提升。 |
9 | 体育与健康 | 本课程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运动技能,在密切联系本专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讲授体育的含义、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使学生了解体育的起源与发展,体育的功能和自我健身,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
10 | 艺术 | 掌握并具备一定的音乐和美术功底是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授和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音乐和美术的基础知识,并逐步提高个人的艺术水平,从而提高个人素养,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
11 | 劳动教育 | 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光宋、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劳动观念:促进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气活,体认劳动不分责贱,热爱劳动,尊重曹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
12 | 信息技术 | 该课程讲计算机基础操作、办公软件。通过实操掌握文档处理、数据统计等技能。要求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工作问题,培养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 |
13 | 物理 | 该课程涵盖力学、电磁学、热学等基础内容,结合机械、电工等专业案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验操作与分析能力,侧重知识在专业技能中的应用。 |
14 | 经典诵读 | 该课程以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以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课程教材、资源平台及人才培养建设为基础支撑,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的中国底色。 |
1、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1 | 电工基础 | 该课程包含电路基本概念、欧姆定律、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变压器及电动机原理等。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电路计算与测量技能,能分析简单电路故障,熟练使用电工仪表,注重理论与实操结合,培养安全用电意识。 |
2 | 电子技术基础 | 本课程涵盖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整流滤波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等内容。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电路分析与焊接技能,能调试简单电路,培养电路故障排查能力,强调理论服务实操,为电子装配、维修等岗位奠定基础。 |
3 | 机械基础 | 该课程包含机械识图、常用机构(如连杆、凸轮)、机械传动(齿轮、带传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内容。教学要求学生能识读简单机械图,理解机构工作原理,掌握材料选用常识,具备基础机械拆装与维护能力,侧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为机械操作、维修等岗位打基础。 |
4 | 机械制图与钳工技能 | 该课程含机械制图基础、零件图与装配图识读,及划线、锯削、锉削等钳工操作。要求学生能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零件图,掌握常用钳工工具使用,达到基本工件加工精度,培养识图与实操结合能力,满足机械加工岗位基础需求。 |
2、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1 | 电梯安装与调试 | 本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规范学生操作技能,能根据电梯系统正确安装与接线、并会进行系统调试、运行维护、故障诊断,能根据技术图纸进行电梯各系统的安装、调试,并在运行中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
2 | 电梯结构与原理 | 本课程主要学习电梯结构、工作原理。通过学习电梯系统的构成、特点、结构、原理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
3 | 电梯维修与保养 |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学习电梯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维护,电梯的半月保、季度保、半年保、年保等内容。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置重要部件和常见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工作任务。融合电梯维修与保养理论知识和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达到培养学生具备电梯维修与保养技术能力的目的。 |
4 | 维修电工 | 本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也是后续的可编程控制技术实训、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设计、岗位实习等的基础课和基本技能养成课程,是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基本重要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通过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
3、专业拓展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1 | 传感器技术应用 | 本门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主要学习常用各类传感器型号、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了解传感器在电气设备运行中的作用。 |
2 | 电器及PLC控制技术 |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主要认识常见低压电器,并掌握电气控制电路的基础知识,掌握三菱系列PLC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能进行一般难度的程序的设计、识读、编写与调试。掌握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典型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可编程逻辑控制PLC的特点、选型依据、与传统继电控制系统的联系与区别及一般开发应用方法。 |
每学期20周,即每学年40周教学活动,除去军训、入学教育和考试占用时间等,有效教学时间每学期18周,周课时为40学时(8学时/天*5天=40学时),三年总学时为4320课时(40学时/周*18周*6学期=4320学时)。
公共基础课总共1458学时,占总课时的33.75%,专业课总共2142学时,占总学时的49.5%。其中专业实训课程1854学时,岗位实习720学时,实践性教学学时=实训课程1854+岗位实习720=2574,实践性教学学时/总学时=2574/4320=59.58%,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52.9%。
1、队伍结构
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0∶1,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专业课教师6人,文化课教师1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100%。专业教师专业对口率100%,其中双师型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学科名师1人,高级教师职称和中级教师职称的专任教师分别占20%和25%,双师型教师占66.6%。专业教师普遍参加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平均每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1个月。
范令飞,毕业于郑州防空兵学院,所学专业是机电一体化。省级双师型教师,省学科带头人,先后荣获市级优秀指导老师、省级优秀指导老师、县级模范教师、县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专业带头人能对行业、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应用的服务工作,并参与各级课题的研究,承担课程改革任务,专业带头人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学习先进的职教理论、专业建设理念和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落实专业带头人下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在产学结合过程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专任教师(部分)
姓名 | 学历 | 所学专业 | 职称 | 任教学科 | 资格证书 |
李铁 | 本科 |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 | 助理讲师 | 机械制图 | |
刘一迅 | 本科 |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 助理讲师 | 电子技术 | |
李镇宇 | 本科 |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 | 助理讲师 | 机械基础 | |
王果 | 本科 | 汉语言文学 | 讲师 | 语文 | |
杨晓峰 | 本科 | 数学 | 讲师 | 数学 | |
王瑞雪 | 本科 | 英语 | 讲师 | 英语 |
(4)兼职教师(部分)
姓名 | 学历 | 所学专业 | 任教学科 | 资格证书 |
余满洲 | 本科 | 机械制造 | 电梯结构与原理 | 技师 |
赵宏源 | 本科 | 机械制造 | 电梯安装与调试 |
1、专业教室
我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教室满足:有足够空间划分理论区与实操区,理论区配多媒体设备及专业教材;实操区配备电梯整机、零部件及模拟装置,满足拆装、调试等实训。符合安全规范,设防护设施、应急装置及通风系统,配置常用工具与检测仪器。还要有耗材存储区,满足教学与技能训练需求,确保学生掌握安装、维修保养核心技能。
2、校内实训基地
(1)电梯维保实训中心
功能:用于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
序号 | 设备名称 | 标准配置 | 单位 | 数量 |
1 | 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实训装置 | YL-777整梯 | 台 | 6 |
2 | 电梯电气安装与调试实训装置 | YL-770电气调试 | 台 | 3 |
3 | 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实训装置 | YL-773-A型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实训装置 | 台 | 3 |
4 | 电梯绳头实训装置 | YL-779型电梯绳头实训考核装置 | 台 | 6 |
5 | 电梯门机构安装与调试实训装置 | YL-772A型电梯门机构安装与调试实训考核装置 | 台 | 2 |
6 | 有机房客梯(含安装、调试) | OH5100有机房客梯 | 台 | 2 |
7 | 无机房客梯(含安装、调试) | GEN2无机房客梯 | 台 | 2 |
8 | 井道实训安装配件 | 套 | 2 | |
9 | 门机构实训系统(中分开门900) | DO3000门机系统(中分开门900) | 台 | 4 |
10 | 钢结构井道及教学平台 | 套 | 6 |
(2)计算机专用机房
功能:CAD制图、电梯安装仿真软件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按40人的标准班配置):
序号 | 设备名称 | 标准配置 | 单位 | 数量 |
1 | 电脑 | 标配 | 套 | 40 |
2 | AutoCAD软件 | AutoCAD 2010简体中文版 | 套 | 40 |
3 | 电梯安装仿真软件 | 仿真软件网络版,40节点 | 套 | 40 |
3、校外实训基地
(1)河南巨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实操安装、维保与改造。经验丰富、持证上岗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传授实用技巧。
(2)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可提供机电、电梯等设备销售、安装、维修保养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各类机电设备与监控设备。
1、教材选用
选用符合中职教学标准的电梯专业教材,涵盖安装、维修保养等核心内容,注重理论与实操结合,包含案例分析、技能步骤图解。优先选国家规划教材或行业认可度高的版本,同步纳入新电梯技术规范、安全标准及特种设备操作要求,适配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
2、图书文献配备
配备电梯构造、电气控制、故障诊断等专业书籍,收录行业标准、安全规程等文献,以及典型故障案例集、技能操作手册。补充电梯发展史、新技术应用等拓展读物,订阅电梯行业期刊,满足学生课后拓展与教师教研需求,形成理论与实践互补的文献体系。
3、数字资源配置
建设包含电梯三维模型、拆装动画、虚拟实训软件的数字库,提供在线课程、技能操作视频及故障模拟题库。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支持数字化教学与自主学习,实现虚实结合的技能训练模式。
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多元化。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
2、评价方式多元化: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等。
3、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4、课程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课程结业考核占总成绩的50%,总成绩60分为及格。
5、过程考核方式以平时表现为主,包括学习态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任务完成度等;期末考核方式以技能考核方式为主,可以是笔试、上机考试、实训操作等。
1、学校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改进了结果评价,强化了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吸纳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评价,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教育督导和社会监督,健全综合评价。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资源建设等质量保障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2、学校完善了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日常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专业教研组织应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中备课制度,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学校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获得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准予毕业。
本专业应获取的证书
序号 | 证书名称 | 颁证单位 | 等级 | 备注 |
1 | 维修电工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初级 | 必考 |
2 | 电梯维修工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中级 | 必考 |
3 | 智能楼宇管理师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初级 | 选考 |
4 | 电梯操作证 | 质量技术督促局 | 初级 | 选考 |
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教学安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 学 时 |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学期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
公共基础课程 | 语文 | 270 | 3 | 3 | 3 | 3 | 3 | |||||||
数学 | 270 | 3 | 3 | 3 | 3 | 3 | ||||||||
英语 | 270 | 3 | 3 | 3 | 3 | 3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6 | 2 |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36 | 2 | ||||||||||||
哲学与人生 | 36 | 2 |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36 | 2 | ||||||||||||
历史 | 72 | 2 | 2 | |||||||||||
体育与健康 | 144 | 2 | 2 | 2 | 2 | |||||||||
艺术 | 36 | 1 | 1 | |||||||||||
劳动教育 | 36 | 1 | 1 | |||||||||||
信息技术 | 108 | 2 | 2 | 2 | ||||||||||
物理 | 72 | 2 | 2 | |||||||||||
经典诵读(校本) | 36 | 1 | 1 | |||||||||||
公共基础课共计 | 1458 | 22 | 22 | 15 | 13 | 9 | ||||||||
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比例 | 33.75% | |||||||||||||
理论 | 实训 | 理论 | 实训 | 理论 | 实训 | 理论 | 实训 | 理论 | 实训 | |||||
专业课程 | 专业基础课 | 电工基础 | 108 | 1 | 2 | 1 | 2 | |||||||
电子技术基础 | 108 | 1 | 2 | 1 | 2 | |||||||||
机械基础 | 108 | 1 | 2 | 1 | 2 | |||||||||
机械制图与钳工技能 | 108 | 1 | 2 | 1 | 2 | |||||||||
专业核心拓展课 | 电梯安装与调试 | 144 | 2 | 2 | 2 | 2 | ||||||||
电梯结构与原理 | 72 | 2 | 2 | |||||||||||
电梯维修与保养 | 234 | 5 | 2 | 6 | ||||||||||
电梯技术进阶 | 270 | 5 | 5 | 5 | ||||||||||
维修电工(直考) | 270 | 5 | 5 | 5 | ||||||||||
传感器技术应用 | 270 | 5 | 5 | 5 | ||||||||||
电器及PLC控制技术 | 270 | 5 | 5 | 5 |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 180 | 5 | 5 | |||||||||||
专业课程共计 | 2142 | 8 | 10 | 8 | 10 | 25 | 27 | 31 | ||||||
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比例 | 2142/4320=49.5% | |||||||||||||
岗位实习 | 720 | 40 | ||||||||||||
实践性教学学时(实训课+岗位实习) | 2574 | 10 | 10 | 25 | 27 | 31 | 40 | |||||||
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2574/4320=59.58% | |||||||||||||
合计(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岗位实习) | 4320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产品展示